返回

李天詠 - 長者與護老者在病患中找到平安

「小姐﹗祝你全家平安呀」這刻我的眼淚再忍不住了‥‥‥ 

那天,我剛下班,正趕著到醫院探望還在進行手術的爸爸。在列車上,我一直望著手機等待家人的消息。忽然,有一位老婆婆站在我面前,我毫不猶豫把座位讓了給她。她殷切地向我道謝。誰又會想到這句簡單的祝福,在那刻就是我最大的心願了。 

那天過後,每天下班我都會去探望爸爸。看著他一天比一天精神起來,總是期盼著可以回家的一天。一個月後,我們終於盼到了﹗不過這才是一個開端‥‥‥ 

爸爸患了大腸癌。由於要切除一部分大腸,手術後需要以造口來進行排便。老實說,無論對於長者或者護老者,這都是一項艱難的任務—既厭惡又心痛。對於長者來說,以造口來排便很大程度上會帶來羞愧,原因相信都不用多作解釋了;而對於護老者也的確帶來壓力,稍一不慎也會令到場面難堪。爸爸是傳統的男人,面子至上。剛開始的時候,他也堅持自己動手更改造口袋。大概自己更換都的確是有困難,數天後他支持不了,還是要請媽媽代勞。作為子女,更叫我們感到無能為力。 

護老者除了要面對長者的身體狀態,心理上也不容忽視。人是一個整體,身心是密不可分。當身體受到痛楚時,心情自然亦是每況愈下。爸爸雖然沒有說出口,但我知道他心裡覺得無地自容,覺得自己活得沒有尊嚴‥‥‥甚至想到尋死。作為子女、作為護老者,我們必需要很留心他的每句說話,甚至每一個小動作。坦白說,為免觸碰他的痛處,我們自己也要小心說話,可謂「一句一驚心」。 

另一方面,媽媽的角色除了是護老者,也是長者,整段時日其實也受著莫大的壓力‧有不少人在照顧過程中,往往都會忽略了照顧者的感受。為了好好支持媽媽,我們會跟她一起「拍住上」—一方面我們每天都會抽十五分鐘跟她傾談,給她一個情緒的出口;另一方面,我們子女也會每星期輪流到家裡照顧爸爸,好讓媽媽有「休息日」。 

我曾經聽過一個分享,講者說到「患上頑疾固然是不幸,但若長者和護老者都得到充分的關顧和支持,這種力量絕對是一加一大於二。」在外人看來,家人和護老者可以為病人做的都一些小事,但我敢言這些小事才是長者支持下去的動力。
 
想要全家平安,單靠祝福是不足夠的。如我們願意持之以恆地做好小事,即使長者患病也可以生活得平安快樂。